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做什么的 就业前景怎么样

文物修复与保护主要学习文物考古的基本理论知识,不仅掌握数学、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历史,而且掌握文物保护材料应用等实际操作技能,文物资料分析,文物保护与修复。如考古队、博物馆和文物管理机构的文物修复、保护和研究。

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做什么的 就业前景怎么样

文物修复与保护概论

文物修复与保护是我国高校的一个专业。

本专业是一门文理交叉、理工渗透、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知识相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。主要培养既能掌握数理化、历史、文物考古等常识,又能掌握文物材料分析、文物修复等技能,能在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,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机构。

主要课程有:中国考古学通论、文物概论、自然史概论、无机化学与实验、有机化学与实验、分析化学与实验、普通物理、高等数学、无机文物保护、,有机文物保护、文物保护材料学、腐蚀、霉变、杀菌介绍、文物修复与保护实验、古建筑保护与维护、文物、文物与环境现代分析技术等。

就业方向:文物事业单位:文物修复、文物保护、博物馆设计、文物管理、文物鉴定;教育机构:历史教师。

文物修复与保护的就业前景

本专业毕业生可到文化、文物、博物馆、环保、建设、公安、海关、旅游、科研、高校等部门从事教育、科研、设计、开发、管理等工作。

据国家文物局调查,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文物中,有一半不同程度受损。我国从事文物修复的人员只有2000人,许多博物馆几乎没有专业的文物修复人员。填补文物修复人才缺口迫在眉睫。

耗时长、回报率低也是我国文物修复人才严重短缺的重要原因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要弥补文物修复的人才缺口,不仅需要推动行业由冷转热,进入公众视野,更需要“十年磨一剑”的人才培养耐心。

上世纪60年代,在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中超的支持下,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正式成立。文物修复受到了应有的重视,造就了郑竹佑、金钟郁、金玉敏等一代著名文物修复大师。但面对文物修复的现状,这种传统手工技艺的师徒模式难以填补巨大的人才缺口,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“年轻化”也难以应对数以百万计急需修复的珍贵文物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afuwuba@qq.com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ryalawyer.com/cr/post/16907.html

(0)
上一篇 2022年6月26日 下午7:30
下一篇 2022年6月26日 下午7:32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