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鲜战争输了几次战役失利简析

砥平里战役,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第一次失利。高考大学网已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,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。

朝鲜战争输了几次战役失利简析

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几次重大战役失利简析

砥平里战役,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第一次失利,而且暴露了志愿军攻坚战火力不足的弱点,再就是第五次战役,还有白马山战役。

中国领导层对战争形势的误判

实际上当初彭德怀并不同意发起第3次战役,各种不利因素太多,但国内决策层却决定乘胜追击—-这一与麦克阿瑟类似的错误判断,让彭德怀最终做出了发动第3次战役的决定。

尽管美军方面显得惊慌失措,但其实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所达到的已经是“进攻的顶点”越过了这个最高峰的顶点,就自然地向低谷下落。在三次战役结束后,志愿军的补给线延长至300多公里,再加上美军空袭,志愿军的后勤补给面临极端困难。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曾这样回忆第三次战役打到“三七线”时的感受:眼看着几十万中朝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,而敌军的飞机几乎完全摧毁了志愿军的后勤。美军随时可能用另一个立体反攻,将几十万志愿军置于绝境。彭德怀说自己从未在战争中害怕过,但当时却极度担心志愿军的命运。

除了后勤补给濒临崩溃外,志愿军还面临朝鲜战争期间唯一一次兵力短缺的问题。第三次战役结束后,第9兵团主力因为在长津湖战役中伤亡巨大,仍留在山休整;第3、19兵团在入朝途中尚未抵达前线。志愿军的一线部队仅38、39、40、42、50、66军共6个军21万余人。而且连续2个半月的进攻也让志愿军各部队异常疲劳。其实作为前线指挥官,彭德怀清楚了解美军实力受损并不严重,原先是连发起第三次战役都不同意的,三次战役打完后更是出现前面所述的对战局的极度忧虑。但在巨大的胜利面前,国内决策层却犯下了类似麦克阿瑟的错误,不但坚持要打第三次战役,在第四次战役期间,美军发起全线进攻,战局尚未明朗的情况下还提出了打到36线的要求。决策层对形势的误判同样成为志愿军在第四、五次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。

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

1、显示我国坚决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意志与决心。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,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、并吞全朝鲜的企图。

2、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,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,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
3、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,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,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,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。

4、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,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,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,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。

5、在抗美援朝期间,在中国国内开展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,大批青年踊跃参加志愿军,全国人民掀起了增产节约运动和捐献运动,这不仅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,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,推动了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afuwuba@qq.com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ryalawyer.com/cr/post/22725.html

(0)
上一篇 2022年7月9日 上午9:47
下一篇 2022年7月9日 上午9:49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